近日,伊利股份(31.200,-0.31,-0.98%)发布了2017年三季度财报,营收和净利呈现双位数增长。目前,伊利市值突破了1800亿元,不仅稳居国内行业,甚至还达到第二名两倍多。伊利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,更是位居乳业。在同行业企业频频爆出亏损的背景下,为何伊利能够一枝独秀逆势增长?在产业链长且复杂、风险挑战的乳制品行业,为何伊利能够一骑绝尘创造出骄人业绩?有管理专家曾就此评论称,作为企业的灵魂,企业家是带领企业创造奇迹的大法宝,对于伊利来说同样如此,伊利奇迹离不开董事长潘刚的智慧与才干。
忘我付出成就乳业8强
近一段时间,一些成功企业家的就餐照、日程表成为网络上热议的焦点话题,而事实上,绝大多数事业有成的企业家的工作、生活状态,都大同小异,潘刚更是如此。
日本“经营之圣”稻盛和夫说过,除了拼命工作之外,世界上不存在更高明的经营诀窍。在他提出的“六项精进”中,项就是“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”。
面对长且复杂的产业链,面对遍布乃至的工厂、牧场、市场,面对采购、生产、物流、销售等众多环节,潘刚几乎没有个人时间,随时随地处理工作是他的正常状态:每年的中秋、春节等节假日,他都和基层员工一起度过;在伊利的各个牧场、生产线上,常常能看到潘刚的身影;即便已经是乳业8强企业的,潘刚依旧积极参加行业内外各类会议、活动,保持学习状态,跟上时代步伐。
正是在潘刚这样忘我付出和脚踏实地拼搏的带动下,短短20年,伊利就从内蒙古走向了、走向了世界,近几年更是连续位居乳业8强、蝉联亚洲乳业。
责任心叠加执行力
打造核心伊利精神
对潘刚来说,眼下的成功还远非停顿的理由。近期在伊利的一次内部会议上,潘刚语重心长对下属说,我们作为一个地方企业凭什么能从呼和浩特走向乃至世界?正是因为从领导到员工,大家用高度的责任心和的执行力铸就了伊利精神,形成了“、担当、创新、共赢”的伊利核心价值观,在这样的企业文化的下,我们比别人付出的更多,比别人更努力,才抓住了更多的机会,才比别的企业取得了更多的成绩。对于这一点,我们必须要有深刻、清醒地认识。
潘刚用身体力行的方式贯彻他的信念。由于伊利的市场遍布各地,潘刚一天之内要赶赴好几个城市,为了节约时间,他的午餐和晚餐就在车里解决;对于伊利的高管来说,半夜收到潘总的工作邮件已经习以为常,甚至凌晨一两点时,潘刚还在工作……
支撑潘刚前行的是他的使命感。作为伊利的掌舵人,他不仅要带领企业持续发展,还要带动千千万万上下游合作伙伴和员工一起成长,潘刚承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,也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心血和汗水。潘刚总结道:“任何一个人、一个企业没有付出是不可能有回报的。伊利过去的经历证明了成功没有捷径!没有踏踏实实地工作和努力,不可能成功。”
左眼“望远镜”
明确战略方向
管理大师彼得·德鲁克曾经说过,“管理者,就是把事情做得正确的人。企业家,就是做正确事情的人。”面对纷繁复杂、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,怎样才能成为一名“做正确事情”的企业家?我们或许可以从潘刚的这段话中获得一些启示——“我的左眼是‘望远镜’,右眼是‘显微镜’。作为管理者,既要着眼长远,明确战略方向,也要重视细节,做好管理。”
回溯伊利过往历程,给人留下深印象的是,伊利往往在关键时刻的做出成功的战略抉择,而这背后,就是潘刚所说的“望远镜”。
二十年前的乳业还没有出现任何一家性企业,几乎所有乳企都在经营当地市场。但潘刚并不这样认为。他敏锐地意识到,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,乳制品消费必将迎来一个快速增长的“黄金期”。因此,潘刚做出了一个决定——大胆加快布局市场,形成了“横跨东西,纵贯南北”的产业结构,并从2000年开始大力发展超高温奶。2000年以前,伊利液态奶的年收入只有6000万,在潘刚的带领下,2000年伊利液态奶业务就实现5亿的收入,2001年达到12亿,2002年达到24亿,2003年达到46亿,到了2005年,伊利主营业务收入已经突破100亿元大关,成为突破百亿元的乳品企业。事实证明,潘刚这一充满前瞻性的重要决定,让960多万平方公里上的消费者都能喝得上、喝得起、买得到牛奶,从根本上改变了国人的饮奶习惯,更带动实现了伊利乃至乳业的发展与腾飞。
放眼伊利发展史,潘刚的步伐似乎总是快人一步,其战略决策似乎总出人意料却又收效显著:
2000年,潘刚就要求各个部门对标企业,选择业内排在前三的供应商、服务商进行合作,例如率先引入了波士顿、麦肯锡、罗兰贝格等战略咨询公司,帮助伊利进行组织体系变革,确立了事业部制的组织架构,此举也首开国内乳制品企业实行事业部制的先河。
2005年,潘刚清晰地看到奥运的潜力和价值,力排众议、克服重重困难牵手北京奥运会,成为一家符合奥运标准、为奥运会提供乳制品的企业。
2010年,潘刚带领伊利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一家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供服务的乳制品企业。
2011年,潘刚看到了化带来的机遇,加速推动伊利布局的步伐,在新西兰投资建设了大的一体化乳业基地——伊利大洋洲生产基地,联手瓦赫宁根大学打造了乳业规格高的海外研发中心——伊利欧洲研发中心,与瑞士通用公证行、英国劳氏和英国天祥等质量认证三巨头达成战略合作,这一系列举措让伊利的“织网”战略迅速推进,成为业界典范。
右眼“显微镜”
深化管理
如果是潘刚用“望远镜”为伊利领航,那么他的“显微镜”则让伊利有了不竭动力。
再好的战略,没有的管理和的执行都是空谈。渠道建设对伊利这样的快速消费品企业至关重要。如何让伊利产品深入到每一个消费者的生活中?这是潘刚关注的事。为此,他每年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到市场走访调研,就是为了更直观深入地了解市场与渠道。
据伊利一位高管介绍,潘刚的出差行程总是安排的满满当当。一次参加商务洽谈时,从早到晚一整天的密集谈判已经非常辛苦,结束后当人员准备赶赴机场时,却找不到潘刚了。后来经过与其秘书的紧急联络,才在附近的一家超市找到潘刚,当时他正在认真地做市场调研,希望利用登机前的一点时间多看看当地市场情况。
在潘刚的亲身垂范下,伊利渠道建设堪称业界标杆:500多万个线下销售网点遍布,甚至深入到三四线城市乃至更基层的地方。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,伊利同样在电商渠道取得了成功。今年上半年,伊利天猫旗舰店同期增速超过300%,在京东超市牛奶品类销售额持续,成为电商乳业品牌。权威数据统计显示,每天,有1亿多份伊利产品到达消费者的手中,每年,有超过11亿消费者能够享受到伊利的产品和服务。
除了在渠道方面的精耕细作,潘刚推行的“管理”还体现在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:无论是确立“伊利即品质”的企业信条、要求每个伊利人都要视品质如生命,还是建立和完善业务流程、日常管理、产品质量追溯等方面的标准化管理体系,“管理”的理念和实践持续助力伊利的健康发展。
一个伟大的企业,背后必然有一位不平凡的。“登高莫问顶,途中耳目新”是潘刚喜欢的一句座右铭。当伊利从一家内蒙古企业成长为乳业巨头之时,人们逐渐读懂了那句座右铭的涵义——永不停歇的自我超越。
伊利的企业愿景是“成为值得信赖的健康食品提供者。”潘刚说,他的个人梦想是“让世界共享健康”。相信在国家建设人民美好生活、实现“全民健康”的伟大征程中,潘刚带领伊利必将不断超越自我,开创更辉煌和美好的未来。
抓住商机 立刻联系
马上留言 共同发展
温馨提醒: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,倡导诚信合作、互惠共赢!为了保证您的利益,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,认真考察该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,以免造成损失。